宿松美食
1、黃花菜:
【別名】萱草、忘憂草、金針菜、萱草花、健腦菜、安神菜、綠蔥、鹿蔥花、萱萼。
連珠炮、下奶藥(《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條參、綠蔥根、鎮心丹、金針菜(《云南中草藥選》),野皮菜、真金花、雞腳參、小提藥、雞藥葛根、鳳尾一枝蒿、萱草(《云南中草藥》)。
治大腸下血:摺葉董草根端膨大體十個,水煎服。
治肺熱咳嗽,腮腺炎,咽喉腫痛: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五錢,水煎服。
黃花菜是近于濕熱的食物,瘍損傷、胃腸不和的人,以少吃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2、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黃花苗、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全草,多生于山坡、田邊、路旁、河灘及曠野中,全國各地均有野生分布。
蒲公英藥用價值:蒲公英見于唐朝《新修本草》,稱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經。是一味極其常用的中草藥。
蒲公英的食用方法:蒲公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野菜,主要食用部分為葉、花、花莖、根。其嫩葉、未開花的花蕾、根狀莖均可食用。挖其嫩幼苗,開水燙后,冷水漂洗,炒食、涼拌、做湯。風味尤佳。
3、馬齒莧:
又名馬齒菜(螞蚱菜)、馬齒草、五方草、長壽菜:一般為紅褐色,葉片肥厚,象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質、硫氨酸、核黃素、抗壞血酸、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由于其中含酸類物質比較多,所以吃的時候會覺得稍有些酸味。
馬齒菜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水之后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3、莧菜:
莧菜,別名:雁來紅、老少年、老來少、三色莧,亦稱為"鳧葵"、"蟹菜"、"荇菜"、"莕菜"。有些地方又名"紅蘑虎"、云香菜、云天菜等
俗稱西甜骨,是一種開綠白色小花的野菜,俗稱“人青草”,春夏之季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野生,而食用則以春天所萌發的嫩葉為佳。莧菜生長較快,每當春雨過后,或在房前屋后,或在路旁場邊嬌嫩的幼苗便星星點點貼地而生。這時摘其嫩葉入饌,清香嫩滑,食之潤口,可謂春季的一味上乘珍饈。
莧菜可以長吃,但不宜吃得過多,否則易引起日常性皮炎消化不良、腹滿、腸鳴和大便稀薄者要少吃或暫時不吃為好。(人人叫它補血菜,在野外受了重傷留學過多,處理包扎好傷口以后弄點這個吃跟現代城市生活比,算是昂貴的營養品了。整草搗碎了可以治療毒蟲毒蜂咬傷)
4、艾蒿
艾蒿,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并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托葉或極小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藥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于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
艾草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傳統食品中,有一種糍粑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參見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會加上綠豆蓉),再將之蒸熟即可。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5、豬毛菜
別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豬毛纓、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蓬豆芽、轱轆娃子。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自基部分枝,枝互生,淡綠色有紅紫色條紋,生稀疏的短硬毛。葉片絲狀圓柱形,長2-5cm,寬0.5-1.5mm,生短硬毛,先端有硬針刺,基部邊緣膜質,稍擴展而下延。花序穗狀,生枝條上部;苞片寬卵形,先端有硬針刺;小苞片2,狹披針形,比花被長,苞片及小苞片與花序軸緊貼;花被片5,膜質,披針形,長約2mm,結果時自背面中上部生雞冠狀突起花被片在突起以上部分近革質,花藥短圓形,頂部無附屬物;柱頭絲形,長為花柱的1.5-2倍。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質。種子橫生或斜生,直徑約1.5mm,先端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6、苦碟子:(滿天星)
【原生形態】抱莖苦荬菜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許。根粗壯而垂直。莖直立。根生葉排成蓮座狀,葉片長圓狀倒
披針形,倒向羽裂狀或羽狀缺刻,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慚狹成柄,花期通常不萎落;莖生葉基部抱莖。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總苞圓摘狀,外層苞片極短小,內層苞片線狀披針形;花黃色,全部為舌狀花,先端5齒裂;花柱細長,柱頭2裂,冠毛白色,一層瘦果紡錘形,稍扁,果喙長約為瘦果的1/4,通常與瘦果不同色花期春季。生于山腳、路邊、疏林內、河邊。
7、野蒜
又名薤白、薤根,藠子,小獨蒜,薤白頭小蒜、小根菜: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也有蔥、蒜的味道,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臘肉、炒雞蛋、小蒜白木耳粥等。
8、灰菜:
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鉀、鈣、磷等微量元素,還含有稀有的促脫皮甾酮、鞣質成份。春天采集粗壯嫩綠的幼葉,經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燒肉、炒肉絲,也可腌漬來吃是我國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種之一。
目干山山脈也是主產區之一。
9、車前草(車輪菜)
車前草的食用方法:春季或夏季采集幼苗及嫩株,洗凈后用開水燙熟,撈出切碎,加鹽、味精、蒜泥、醋、香油或花椒油涼拌食或將車前苗去除雜質,洗凈,用開水燙一下,擠干水分稍晾,用花椒、蒜片、蔥花末熗鍋后,放入該菜快速煸炒,其味亦很鮮美;或用洗凈的車前苗,用開水燙后,加入到雞蛋、排骨湯中做湯食用;或者將洗凈、燙過的車前去除水分,晾干,切碎,拌入肉餡及調味品做餡,可蒸包子,煮餃子,烙餡餅等,其餡十分鮮嫩;或者將車前與大米同煮做菜粥食之。
10、雨花菜
雨花菜來自100%無污染的宿松大別山部分山區,雨花菜產量極其有限,是一種樹木的嫩芽,并非長在地上的其他野菜,一般是每年清明前后采摘。
形似雨花而得名,野生于藻林叢中,稀少,采集鮮嫩葉莖,采用傳統方法加工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劑,吃起來口感好,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鈣、鐵、磷等營養物質和元素,是宿松特有的珍菜之一!
烹飪方法:干品用溫水泡發后,放入清水中漂洗,擠干水份可素炒、燉肉、做湯,是良好的火鍋料菜。
關注宿松特產展示館:ssxxgx,了解更多宿松的旅游文化人文地理,還有宿松土特產等相關信息
手機打開微信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