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故事

九井溝傳說是關于我縣隘口鄉自然景區九井溝的極具神話色彩的傳說故事。九井溝是九井傳說的神秘之所。

傳說的發生地“西源九井”位于山區。由于飛流瀑布的長期沖撞,自然開鑿出的九口深水潭,即“九井”,沖擊的帶狀河谷即稱“九井溝”。神秘而傳奇的九井溝,以它旖旎的風光,優美的傳說,吸引著古往今來無數的游客前來觀光。
九井溝傳說的歷史源遠流長,但具體起源的時間無法考證。九井溝每一井都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是當地人民用方言在民間長期口耳相傳的系列故事。這些故事圍繞著九井溝活脫秀美的水而展開,既有關于九井溝來歷的傳說,如:《“九井”名的起源》等,也有各景點的傳說,如《神秘二井怵雷濤》、《石裙六龍煢戲珠》、《七井龍曬衣》等;還有與九井溝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傳說,如:《三井、龍王廟與王安石》、《九井與何景宣》的傳說等。

在這些傳說故事中流傳最久,最廣泛的是《三井龍王廟與王安石》的傳說。傳說在距今1300多年的唐朝貞觀年間,西源地區久旱不雨,百姓紛紛外逃,住在三井附近的周氏三兄弟心如刀絞,決定不惜自己身家性命,下到干涸的井底,探尋龍宮,向龍王求雨。他們下去后,立刻大雨傾盆,河水猛漲。緊接著,彎彎田下起了彎彎雨,雨卻不落過路之人。但周氏三兄弟這一去,卻永遠地踏上了不歸路。從此以后,這一地區風調雨順,物阜民豐。周氏三兄弟為民獻身事跡,遠揚千里,數百年相傳不輟。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時,聞知此事,深為周氏兄弟的精神所感動,曾親往實地走訪憑吊,并到三井周氏兄弟歸天處和墓前、廟里憑吊,深情題詞“形體登仙去,精神萬古存。”據傳現在西源龍王村中的龍王廟里周氏三兄弟的三尊塑像還是王安石捐資雕修的。沿三井溯溪而上,王安石領悟到了四井的幽邃、五井的神韻、六井的波光、七井的飛練……這次憑吊游歷,王安石曾即興創作了不少詩、詞、文,只惜歲月滄桑,這難得的麗辭佳句大多已遺失,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只有《九井》詩一首。九井溝傳說分布于宿松縣22個鄉鎮以及江西九江、湖北黃崗及安徽省太湖、岳西等區域。

2006年《安徽民間故事集成·安慶卷》收錄了八個民間口頭流傳的九井溝傳說的故事,如:《“九井”名的起源》、《三井、龍王廟與王安石》、《七井龍曬衣》等。

1985年出版的《宿松名勝》、 1986年出版的《中國歷代100名人傳》、1989年出版的《中國文化小百科》、1986年出版的《全宋詞簡編》、 1991年《中國新旅游區指南》都分別記錄了王安石與九井的傳說故事。

九井溝充滿神話色彩的傳說中夾雜著厚重的歷史故事,語言樸實簡潔,內容豐富,優美動聽,在其中寄寓了勞動人民對自然與生命的抗爭和生存欲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仙境與現實結合,虛幻與真情共融,亦真亦幻的描寫方法,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當地普通民眾的心靈史和精神史。
- 上一個:宿松民歌. .出殯祭龍彩
- 下一個:宿松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