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故事
石良在宿松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跡一直廣為流傳。歷史記載也是少之又少,結合自己搜集到的整理。
歷史信息
環境優雅,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是宿松歷史上有名的“石宰相屋”。
屬今宿松縣九姑鄉新安村杜溪組。
“石宰相屋”稱號的由來
鄱陽湖戰役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南部中國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其戰略形勢好比赤壁之戰,其戰略地位好比國共內戰的三大戰役。石良為朱元璋平定南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石良取得同安、舒城大捷之后,朱元璋極為高興,據說曾許諾待平定天下之后封其為宰相。定都南京之后,朱元璋不僅沒有兌現諾言,僅封石良為武德將軍,而且濫殺功臣。石良“知天命而識時務”,毅然上表請求引退。這正合朱元璋的心意,他對石良說:你回家做個田園宰相吧。石宰相屋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石良死后,朱元璋特賜了一塊誥敕碑,記敘了石良一生的功績。
由此看來,這塊碑石及碑文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碑石局部。
石姓后人集資建了這個安放誥敕碑的亭子,我們找來住在附近的石姓后人,才拿到鑰匙打開亭子的院子門。
有人說,三國名將陳武、南宋時期即創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之萌芽的汪革、明朝田園宰相石良等是宿松歷史人物的杰出代表,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石良當時的職位用今天的話來說,大概相當于廳級,享受副部級待遇吧。當時朱元璋的宰相是劉伯溫,真要給個宰相讓他當,恐也難勝任。但是,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石良對推動歷史的發展是取了進步的作用的。
363年參加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立下大功。 傳說石良救了朱元璋的命,朱承諾得天下后封石良為相。
洪武十九年致仕回家主修石氏首屆宗譜的,由長子石鏡襲其封爵,明太祖封賞石良回家可造座宰相府,良還鄉就造了座一進九重的官廳,石宰相屋的名稱由此而生。
關注宿松特產展示館:ssxxgx,了解更多信息
- 上一個:宿松有30余種黃梅戲手抄本
- 下一個:美麗傳奇的宿松邱山村,宿松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