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故事
乾隆皇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年間,乾隆皇帝非常寵愛臣子和珅。
如何看出來呢?
其中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珅鼓動的。
大家都知道清高宗乾隆是一代英明君主,
大貪官和珅是一個奸佞小人,
以乾隆之英明卻寵幸劣跡斑斑的和珅長達二十余年,
是君臣相得,還是別有隱情?
是乾隆看錯了和珅,
還是和珅鉆了乾隆的空子?
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是千古奇謎。
據《清宮遺聞》和《清朝野史大觀》記載:
乾隆做太子的時候,一次因事進宮,看到父王雍正的一個妃子嬌艷無比,正對鏡梳妝,不禁想和她開個玩笑,于是就從后面用雙手捂住了那個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就里,遂用梳子往后擊打,正好打到了乾隆的額頭上。
乾隆的母后見了,就說那妃子調戲太子,將她賜帛自盡。乾隆覺得對不住這個妃子,就用朱砂在妃子的頸上點了一下,悲痛地說:“我害爾矣,魂而有靈,俟二十年后,其復與吾相聚乎?”后來,和珅入宮侍駕,乾隆越看和珅越像那個冤死的妃子,驗其項頸,果見其頸上有一紅色胎記。叩其年齡,也與那妃子死去的時間相合,正是25年。乾隆愈發吃驚,遂認為和珅就是那冤死的妃子之后身所化。為償還年輕時的“孽債”,乾隆對和珅關愛有加,處處袒護,致使和珅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以至權傾朝野,作威作福長達二十余年而不倒。直到后來乾隆死后,嘉慶皇帝才將他扳倒,死時居然也是白綾賜死,與那妃子一般無二,真是歷史的巧合。
不過據《和珅列傳》記載,
和珅的記憶力驚人、
聰明決斷、辦事利索、多才多藝。
而且特別了解乾隆喜好愛好,善于拍馬。
因此寵愛眾說紛紛。
接下來·
我們就要說起和珅的恩師吳省欽在宿松的遺作
吳省欽(1729-1803)字沖之,
號白華,江蘇南匯人。
乾隆二十八年進士,
由編修累遷左都御史。
據查在宿松縣匯口洲頭發現清乾隆朝和珅恩師作品,
他曾經在桑落洲寫過一首詩,
描寫桑落洲上的桑落酒,
黃蠟封缸釀法偏,好詩應籍酒樓傳。
縱沽桑落洲邊去,醉倒濯纓池上眠。
桑落洲桑落酒的釀造工藝已經失傳,
桑落美酒何時能重見天日,
這將是一個世紀的宏偉工程。
吳省欽曾主考江西。下圖是他給江西學子寫的一個牌匾。
“父子兄弟伯姪科貢”匾
題匾人:欽命大主考 吳省欽、王天祿、胡開益、王貽桂。
欽命提督江西全省學政吳孝銘
受匾人:第一名拔貢張篤?
此匾兩側對聯:
渤海產英奇筆生花詞吐鳳既占文章官樣
辟雍弘經濟巨川揖和美梅旋施霖雨蒼生
這吳省欽當過和珅的老師,
和珅發跡時,對他也是重用提拔。
我們來看看和珅的書法和學識,
就可以想見,
當初吳省欽的書法功底和學識如何。
乾隆年間,初之樸主政江西德化,
修筑了德化桑落洲堤,又叫做初公堤。
翁方綱曾為此寫過一首詩《初公堤歌為懋堂觀察題照》,
吳省欽與他們有過交往。
吳省欽主考江西應該在這區間。
吳省欽助紂為虐,當了和珅的參謀,
引起了很多當朝人士的不滿,
這其中就有榜眼洪亮吉的直書。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
乾隆皇帝去世,和珅的末日到了。
樹倒猢猻散,和珅倒臺后,
吳省欽、吳省蘭兄弟被革職。
不久,吳省蘭官復原職,遭到編修洪亮吉強烈反對,
用事實抨擊吳氏兄弟道德敗壞,聲名狼藉。
最終,在一片聲討怒罵中,
吳氏兄弟灰溜溜地返鄉,回上海南匯老家了。
洪亮吉上書,批判吳省欽。
洪亮吉為人耿直,后上書言事,觸怒嘉慶,被流放新疆伊犁。
洪亮吉(1746-1809年),江蘇常州人,祖籍安徽歙縣。祖父洪公采入贅常州趙氏,娶康熙四十八(1709)年狀元趙熊詔之女。洪亮吉登乾隆五十五(1790)年榜眼。洪亮吉曾在桑落洲附近寫過一首詩。《舟過小孤山,以風利,不得泊,率賦一篇》。其中就有“宮亭湖接桑落洲,明日合上潯陽樓”。洪亮吉詩句中對小孤山和桑落洲的描寫很多,下面就是洪亮吉對桑落洲和小孤山周邊一帶景色描寫。
吳省欽是當朝一品大員和珅的恩師,
洪亮吉是乾隆朝的榜眼,
兩人都曾到過桑落洲,對桑落洲都有過描寫。
兩人的一切是是非非,都成了過眼煙云。
桑落洲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成了一個無人問津之地。
這洪亮吉的后代也是人才輩出,
諸如其六世孫洪深,洪濟,
還有八世孫,香港武打明星洪金寶。
這些都是出自洪亮吉一脈。
吳省欽因名聲不好,也沒有人敢冒認祖宗。
專注宿松土特產,傳播宿松旅游和文化
長按下圖二維碼讀取識別后關注.
我們的微信號:ssxxgx
宣傳和推廣宿松旅游、宿松土特產、宿松民俗風情、宿松文化,大家有好的宿松的故事和農產品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分享給我們哦。這是一個大家都可以相互分享和交流的平臺,讓我們一起交流和分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