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故事
“孚玉青峰” ,在孚玉山上,一個富有詩意而文雅的名字,它近在咫尺,曾多次上去玩過,似乎沒有發現什么新奇之處。心里感嘆,凡夫俗子有眼不識泰山。
在孚玉青峰上,有聰明泉,旁邊有烈士陵園,一口古井,曾經還有福昌寺,不過目前已經遷移了。
其中最出名的算是聰明泉了,它位于縣城人民路烈士陵園旁邊,旁邊是一口古井,呈半橢圓形,周圍由青磚砌成護墻,碧苔疊繞,現古香古色的舊貌。
一塊石碑上面有一首詩:“玉山泉似玉,日夜長潺湲,等閑高人至,浮出蛟龍涎。”邑人黎光祖癸亥書,并有一行字:聰明泉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11月
相傳以前聰明泉比眼前的景色美麗得多,鯉魚山,因山多白石,色如玉,故名孚玉山。聰明泉最初在當時的福昌寺后。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游于此,與水光祖師席地談道,忽見清泉從石底涌出,因導之,名“聰明泉”,并題詩云:“玉山泉似玉,日夜長潺湲,等閑高人至,浮出蛟龍涎。”后人便將此詩及其軼事刻在福昌寺石壁上,題“聰明泉”三字于上端,供人游賞。民間還有聰明泉每發出翰墨香味,邑中科名必盛之傳說。福昌寺址已經遷移到龍井路上,然而古泉尚存,泉口徑呈半橢圓形,由青磚砌成護墻,碧苔疊繞,現出古色古香的舊貌,泉深約米許,水澄如鏡,一望可見泉底,細流涓涓,取之不盡,歷大旱不涸,由于水味甘美,過去福昌寺僧侶,常以枧承之,可直達于廚,用以煮茶,向有“羅漢茶葉聰泉水”的名飲之譽。
走幾百步便可以看到龍井路。大石板鋪著的龍井冒著熱氣。水甘甜,一年四季,水面永遠離地一尺左右,終年不干涸?!端匏煽h志》有龍井介紹:龍井,在福昌嶺。舊傳龍起遺潭。明石思琳甃石為井,水味甘洌,口口口者以為不亞中泠也。子石頌功踵修之?!吨熘尽罚?19頁)
龍井不遠處是福昌寺??h志記載,福昌寺始建于唐朝有道高僧水光祖師,原址就在聰明泉旁邊。明朝邑紳金忠士西移至此,并且建大雄前殿。路前邊還有一處殊勝寺,里面原來有“覿面廬山”等四景,順治乙未知縣孫繼文率鄉紳李應升等重建。
縣城新街東北,鯉魚山南麓的烈士陵園。面積40多畝,依山面城,居高臨下,地勢高昂,風景秀麗。在紀念塔后面第二層平臺上,則為烈士墓地,東西兩端,整齊地安葬著徐文澡、鐘國漢、梁德奎等8位烈士遺骸,墓碑高聳,掩映于蒼松翠柏之間,陵墓顯得靜穆而又安詳。
縣志中介紹到孚玉青峰為宿松十景之一?!督贤ㄖ尽?
專注宿松土特產,傳播宿松旅游和文化
長按下圖二維碼讀取識別后關注.
我們的微信號:ssxxgx
宣傳和推廣宿松旅游、宿松土特產、宿松民俗風情、宿松文化,大家有好的宿松的故事和農產品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分享給我們哦。這是一個大家都可以相互分享和交流的平臺,讓我們一起交流和分享快樂
- 上一個:走訪宿松雷池,了解雷池的從古至今
- 下一個:宿松地名故事之白楊河的傳說